二级学院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材料收集指南
(材料收集范围:2007年7月——2010年10月)
一、组织领导
1、本部门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实施方案(含本部门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2、本部门党政联席会研究“文明校园”(精神文明)工作记录、工作规划(年度计划)等。
3、本部门开展校园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资料(有创新、有特色、效果显著)。
4、本部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辅导员)培训资料。
5、本部门辅导员名册。
二、思想政治教育
1、本部门中心组(教职工、学生)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学习计划、考勤、学习辅导等资料。
2、本部门处级以上干部定期理论学习交流记录、个人笔记、心得体会。
3、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有关材料;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进”计划、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材料。
4、学生理论学习小组指导材料。
5、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材料。
6、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根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划、活动材料。
7、利用重大活动、节假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材料。
8、本部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名册,思政网页建设资料。
9、本部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整顿学生不良上网等活动材料。
10、本部门开展学生形势政策教育讲座、报告会、参观活动等材料。
11、本部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活动资料、研究文章等。
12、本部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内容、及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和预警机制材料。
13、本部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材料。
14、本部门资助贫困生措施、贫困生档案,济困助学活动材料。
三、道德建设
1、本部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材料。
2、本部门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定期与辅导员沟通,协助做好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材料。
3、本部门教师职业道德评比制度、活动材料,教师先进典型材料。
4、本部门管理干部职责规范,管理育人材料。
5、本部门工勤人员职责规范,服务育人材料。
6、本部门开展学生荣辱观教育材料及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材料。
7、本部门学生公德教育、法纪教育、诚信教育、养成教育、劳动观念教育等道德教育活动材料。
8、本部门学生参加公益活动计划、资料。
四、校园文化
1、本部门学生课外活动组织、计划、安排等资料。
2、本部门学生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娱乐等第二课堂活动材料。
3、本部门学生社团管理制度、活动计划、活动资料(含教师指导材料)。
4、本部门教职工文化活动材料。
5、本部门文化阵地管理(禁止传播宗教、反对邪教等)材料,自办刊物及管理制度等。
五、校园环境
1、本部门学生经常参与图书、伙食、公寓管理等资料。
2、本部门辅导员深入学生公寓开展日常管理教育资料。
3、本部门教室、办公室、学生公寓环境建设,优秀班级、文明宿舍评比活动等材料。
4、本部门师生安全教育活动材料。
六、行风建设
1、本部门领导班子建设(作风建设、调查研究、廉洁教育等)材料。
2、本部门处置突发事件预案、信息报送及重大活动责任制度材料。
3、本部门开展文明校园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获上级表彰奖励材料(证书、文件复印件)。
七、综合材料
1、本部门2007年下半年、2008年全年、2009年全年、2010年上半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2、本部门近三年精神文明建设自查报告。
八、注意事项
1、二级学院应以材料丰富翔实为原则,按照本指南做好相应材料收集。
2、材料收集时有原件尽量提供原件,无原件提供复印件,所有材料尽可能提供电子版。
3、材料进行分类收集。收集齐后(打印材料目录,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于7月10日前统一交创建办张璐同志处(行政楼B座224办公室),以便创建办汇总整理。
校创建省级“文明校园”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