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认真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活动,积极开展全国道德模范的投票选举工作,根据中共陕西省教工委,陕教工宣办【2009】18号文件精神要求,现将全网最大投注平台组织对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宣传和投票选举工作安排如下:
一、关于投票工作
(一)投票规则
1、投票时间为6月19日00 00—7月19日24:00。
2、投票范围为公布的全国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五类候选人。
3,每位候选人均有一个三位数组成的代码,投票时填写候选人代码即可。
(二)投票方式
1、投票采取报纸、网络、手机选票三中方式。投票均须填写投票人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不填、错填或重复填写选票无效。
2、每人只能选择报纸、网络或手机三种方式的一种投票;无论何种方式每人限投一张选票;每张选票所选候选人每类不得超过10人,否则视为无效票。
(三)投票注意事项
1、报纸投票:投票应将评选活动信封标识(可复印)粘贴在信封正面邮编下方。邮寄地址为:“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选票”专用信箱,邮编:100072。信封下方必须写明邮寄地所在省份。
2、网络投票:点击中国文明网、央视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青网、中国台湾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中新网、中国军网、中工阚、中国妇女网、搜狐网、新浪网、网易网、腾讯网、悠视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专题”,进入投票系统,按提示投票。重复投票,以第一次结果为准。
3、手机投票:手机投票适用于中国移动用户,请编辑投票短信发送至106580007666。编辑短信时,请先输入投票人身份证件号码和姓名,再输入候选人的三位数字代码,以逗号”,”分隔。
二、我省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先进事迹和投票编号
(一)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候选人熊宁事迹
(候选人编号160),女,1978年8月出生,2()08年3月去世,生前系陕西省兵器工业管理局家属院居民。熊宁热心公益事业,长期在儿童福利院做义工,先后4次前往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以无私的情怀播撒爱的种于,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了希望。
从2007年初起,熊宁坚持每周到儿童福利院做一天义工。每次去后,她都热情地给孩子们发糖果、讲故事、辅导功课、做饭洗澡,有时还带他们出去玩。一次熊宁带一个孩子到饭店吃饭,孩子闹肚子拉得到处都是,熊宁不急不恼、耐心细致地给孩子清理擦洗。熊宁曾深情地说:“上天对孩子们太不公平了,我要用爱让这些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
一次偶然的旅游,让熊宁和青藏高原、藏族同胞结下了不解之缘。她4次前往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为当地贫困儿童捐款捐物、筹资助学,前后共计1万多元。玉树州红旗小学11岁的藏族儿童昂文求达,父亲早年去世,和母亲一起艰难生活。熊宁每次到玉树都去看望他,送给他学习用品,给他辅导功课,帮他洗澡,做可口的汉族菜肴让他们母于品尝,最后还把昂文认作干儿子·熊宁去世后,昂文非常伤心,每次回到家打开熊宁送的台灯,汉族阿妈的身影就会浮现在眼前。他给熊宁丈夫写信说,要做像汉族阿妈一样有爱心的人。
2008年春节,熊宁得知玉树地区遭遇罕见雪灾的消息后,立即发动身边朋友捐款捐物,还到多家企业开展募捐。3月2日,她和丈夫及另外两位志愿者开着借来的车,满载救灾物品从西安出发。经过两天的颠簸,来到平均海拔4000米的玉树州玉树县隆宝镇,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低温,忍着强烈的高原反应,走访受灾村庄,发放衣物、冻疮药等急需物品。3月10日,熊宁和同伴搭便车前往西宁商谈助教事宜,行至玛多县时不幸遭遇车祸去世,年仅30岁。3月12日,藏族同胞们裹着厚厚的皮袄聚集在县医院门口为熊宁送行,把一条条洁白的哈达放在她的遗体上。3月16日,西安数万名群众自发赶到殡仪馆参加熊宁的葬礼,向他们心中的英雄告别。熊宁的事迹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热心网友纷纷留言,称她是“最美丽女孩”。
熊宁先后被追授为陕西省优秀青年志愿者、青海省优秀青年志愿者、中国杰出青年志愿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入选中国好人榜。
候选人陈海燕事迹
陈海燕(候选人编号135),女,44岁,陕西省礼泉县海燕聋哑学校校长。为能让残障儿童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陈海燕创办了聋哑学校,把满腔的爱倾注到了特教事业,帮助残障儿童学习、就业,自立自强,为他们成长成才支撑起一片天地。
1994年,在宝鸡市任教的陈海燕,怀着报效家乡父老、支援农村教育的志向,离开条件相对优越的工作环境,返回家乡创办了烟霞镇海燕小学,短短几年就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次,陈海燕碰见本村聋哑儿童马丹的妈妈正硬拉着马丹去城里上特教学校。因为离家太远,每周才能回来一次,4岁的小马丹哭闹着死活不愿意击。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和家人又气又伤心的表情,深深地触动了陈海燕的心。经过调查,她发现附近不少村镇都有这种现象,有的聋哑几童到很远的地方上学,有的干脆辍学在家。“残障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他们也有受教育的权利。”2002年,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创办了札泉海燕聋哑学校,走上了清贫而艰辛的特教生涯。为了让更多赞困残疾孩子能上得起学,陈海燕每人每年仅收650元基本生活费,常常自己动手种菜、做饭,补贴不足。残障儿童由于生理缺陷,性格倔强孤僻,经常哭喊吵闹、随地大小便,互相打架。但陈海燕从来没有嫌弃过,始终用慈母般曲爱关怀着孩子们。她详细记录了每个孩子的情况,坚持因人施教;同时扮演老师、妈妈、炊事员,保沽员等角色,每天早起晚睡,给孩子们洗衣做饭,叠被梳头,甚至给智障女孩换卫生巾。
为了提高残障孩子的教育水平,她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每天早上她亲自带聋儿做舌体操练习发声,让一双双小手触摸她的喉咙感觉声带振动,用一个个夸张的口形为学生演示清晰的唇语,用一幕幕形象的情景剧演示文字含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许多聋儿学会了发音说话,开始和身边的人沟通,十几名聋哑学生在她的帮助下安置了工作。由于长期超负荷劳累,陈海燕左眼失去视力,并患上了严重的慢性咽炎。
2008年,陈海燕被评为陕西省首届十大母亲、成阳市首届感动戚阳道德模范人物,光荣出席第十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
(二)全国见义勇为模范:
侯选人王敏事迹
王敏(候选人编号208),女,27岁,中共党员,陕西省宁强县黄坝驿乡中心小学教师。汶川特大地震中,宁强县也是受灾区之一。为抢救20多位小学生,王敏两次冒着飞泻的砖瓦冲进教学楼,将孩于们全部带到安全地带,自己却被飞落的砖瓦击中头部,姣好的脸庞永远留下3处疤痕。人们称她是“大巴山深处最美丽的女教师”。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黄坝驿学校的师生和往常一样,陆续走进教学楼,准备上课。突然,楼梯和阳台出现震颤,瞬间地面由上下震颤变成左右摇晃,幅厦越来越大。刚刚走进教学楼的数学老师王敏意识到“地震了”,立即边喊边往楼下跑。刚跑到楼下,看见自己对面旧教学楼的二楼上有20多名一年级学生正涌在楼梯口哭着挤成一团。教学楼年久失修,瓦片不停地往下掉,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她毫不犹豫地冲过
去奔上二楼,喊着“别怕,赶紧跟着老师,顺墙角下楼”,组织孩子们沿着墙角,迅速往楼下跑。刚将这些孩子带到安全地带,王敏回头一看,二楼楼梯口还有两个小女孩吓得浑身发抖,缩在楼梯旁不敢动。此时,屋顶落下的砖瓦更加密集。但王敏毅然再次冲进教学楼,跑到孩子面前,一手抱住一个,转身就往下蹿,跑到一楼楼梯口,眼看就要脱离险境了,一大堆瓦片忽然哗啦啦落下,重重地砸在她的头上、背上。在倒地的一瞬间,王敏下意识地将两个孩子紧紧护在自己怀里,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同事们拼命把浑身是血的王敏救了出来,此时她的额头上皮开肉绽,脸上、背上、脖子上、胳膊上、腿上伤痕遍布,头上布满灰尘,嘴里垒是血和沙子。简单包扎后,王敏被送住宁强县医院。经过抢救,王敏终于醒了过来。她睁开眼问的第一句话就是“那俩娃昨样了”。当得知两个孩子在校长和老师的组织下,已经及时撤到安全地带时,她欣慰地说:“只要孩子没事就好。”当晚,婆婆抱着王敏两岁的孩子赶到医院,孩子认不出头脸缠满绷带的妈妈,哇哇大哭。三天后,医生拆开了王敏头上的绷带,当她从医院大门的玻璃中第一次看到了自己面目全非的脸后,泪水忍不住滑了下来。
身体基本恢复后,王敏参加了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她先后获得垒国抗震救灾模范、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英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陕西省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陕西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候选人戴俊事逮
(候选人编号260),男,1964年9月生,2007年6月牺牲,生前系陕西省西安宝马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一名颇有成就的民营企业家,戴俊在他人遇到危险时,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社会正义,以实际行动谱写了见义勇为的时代赞歌。戴俊牺牲时年仅43岁。
2007年6月26日晚10时许,在西安打工的陕西女青年孙蓉,从商场下班后返回住地的途中,突然从路边蹿出3个男子,其中一人趁其不备,迅速地上前一手周刀威逼,一手抢夺孙蓉的背包。孙蓉紧紧地抓住背包不放,双方僵持中,孙蓉的背部、腿部被刀划伤,并倒在地上。就在歹徒即将得手之时,散步路过这里的戴俊听到呼救后,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击,大声喝止,并与歹徒展开搏斗。疯狂的歹徒一起扑过来围攻戴俊,戴俊被歹徒连捅两刀,伤及心脏、脾脏,顿时血流如注,但他仍然拼命与歹徒搏斗。在110和救护人员相继赶到时,戴俊已倒在血泊之中,经抢救无效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戴俊一向为人耿直、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在朋友眼里,戴俊是个出了名的好管“闲事”的人。无论是谁,只要有田难需要帮助,他都会热情地伸出援手。戴俊牺牲后,他的一位好友说:“戴俊这次因见义勇为去了,我们虽然难过,但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就在牺牲前5天,他还同朋友商量着要在蓝田县捐建一所希望小学。戴俊作为千万富翁见义勇为、英勇献身的感人事迹报道后,数以万计的网民留言发帖,纷纷表达悼念和敬仰之情。在戴俊牺牲的地方,许多市民自发地买来花圈、鲜花祭奠英魂,祈愿英烈一路走好。
西安市委、市政府授予戴俊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三)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候选人刘华国事迹
刘华国(候选人编号312),男,54岁,中共党员,陕西省西安银桥乳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
“做良心奶,卖健康奶”,是刘华国创业之初的诺言,也是他坚守了30年没有改变的信念。去年发生三聚氰胺事件后,在国家质捡总局组织的60多次检查中,银桥乳业以诚信的企业形象、过硬的产品质量经受住了考验,在整个乳品行业遭遇诚信危机的情况下,银桥乳品销量猛增,赢得了市场的赞誉。
1978年,脱下军装回到家乡的刘华国,看到乡亲们放养的奶山羊因羊奶卖不出去而一筹莫展,毅然决定建乳品厂,带领乡亲们致富。刘华国用借来的2000多元钱,同返乡的几位战友开始了艰辛的创业。现今,银桥已经由一个小手工作坊武炼乳厂发展成为乳制品生产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他常说,品牌的背后是品质,品质是用责任和诚信制造的,2000年初,他带头发起“行业诚信,加强自律”的倡议。为提高源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他请专家搞研究,积极与有关部]协调、扶持农户实施了“万亩牧草生态工程”。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承诺,他通过世界银行贷款,实现了“厂方贷款,农户养牛、厂户挂钩、以奶还贷”的经营模式,带领周边20多万农户走上了致富之路.他还实行“环环相扣、层层把关,人盯站、站盯牛”的奶源监管模式,对不台格奶站坚决淘汰,建立现代化科技示范养牛场、奶牛养殖小区和机械化集中挤奶站。1996年,在全国十大乳品企业中率先通过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认证。集团生产的“秦俑牌”系列奶粉和“银桥牌”系列液态奶,成为有口皆碑的名牌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他认为,一个企业家的优良品德,不仅要诚信经营、积极纳税,还应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去年,当整个乳品行业遭遇困难时,部分地区出现了奶农倒奶、杀牛的现象,他毅然要求公司奶源事业部除了全部收购合同奶,还以最大努力扩大收奶半径,多收非合同奶农鲜奶,为政府和奶农分忧。仅此一项,每日多收奶达300多吨,累计多支付1亿多元奶费。无论是扶贫济困、赈宠救援、助学助教,刘华国都积极带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近年来,银桥集团捐款物达1000余万元。
刘华国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十大扶贫标兵,陕西省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有突出贡献专家、十大杰出民营企业家。2007年8月1日,作为优秀复转军人代表出席全军英模代表大会,受到胡锦涛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他是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候选人燕君芳事迹
燕君芳(候选人编号364),女,35岁,陕西省杨凌本香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十多年的企业经营中,燕君芳始终讲信义、重承诺,把企业信誉作为创业之本,把产品质量当成企业生命,坚持“农村富民、城市益民”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无公害养猪事业,让消费者吃到真正放心安全的猪肉产品,形成了诚实守信、本色做人的企业文化。
燕君芳提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还原猪肉原有的香味,保证猪肉产品的安全、营养、健康。为了兑现向消费者提供真正放由安全猪肉产品的承诺,燕君芳聘请国内知名专家作专门的技术指导,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严把生产环节的每个关口,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每项生产流程均高于国家相关质量要求。她还明确规定,只能收购加盟户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标准饲养的育肥猪。在销售方面,她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质量检查措施,不让不合格的产品出现在销售柜台上。有时合格猪源紧缺,她宁愿不挣钱,也坚持不把劣质猪内销售给消费者。
经过几年的努力,燕君芳探索出一条从饲料生产、种猪繁育、商品猪养殖到肉食品连锁专卖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对猪肉产品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质量控制,使集团生产的本香牌冷鲜肉市场销售状况始终很好,产品的质量得到广大消费者一致肯定,并获得了陕西省名牌产品称号。在金融危机及甲型H1N1流感等对生猪行业非常不利的大环境下,燕君芳的“本香牌冷鲜肉”凭借在广大消费者中的信誉度,销售情况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还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买,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燕君芳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垒国巾帽建功标兵、全国优秀青年乡镇企业家、全国创业明星,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陕西省优秀民营企业家、陕西省三八红旗手、2_秦巾帼十杰、陕西省青年突击手标兵、陕西省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等荣誉称号。
(四)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候选人郭孝义事迹
( 候选人编号451),男,1956年11月生,2006年11月去世,中共党员,生前系陕西省韩城市芝阳镇东英村党支部书记。
1999年,郭孝义怀着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的志向,放弃月薪1800元的工作,毅然接受党员群众的重托和期待,回到地处旱塬、资源短缺、交通不便的东英村,担任党支部书记。近8年间,他带领一班人和全村群众,顽强拼搏,艰苦创业,谱写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人篇章。东英村地处韩城浅山台塬,全村191户819人,耕地面积1518亩,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贫困村。郭孝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在全体党员大会上立下“军令状".不解决群众的吃水难、行路难,不让村子换客颤,我就不当这村支书!随即以个人名义在信用社贷款5000元,又把为父母准备的棺材板卖了1100元,全部投入到东英村的道路建设上。在他的感召带动下,干部群众纷纷出钱出力,很快修好了一条l.9公里的通村公路,实现了几辈人梦寐以求的心愿。
吃水难,灌溉难,是困扰东英村祖祖辈辈的又一大难题。唯一的一座水站位于离村子四五里路的沟里,水泵经常会被淤泥堵上。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难题,他东奔西走,四处求助,硬是把东英村水站修复扩建工程到进韩城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争取到资金22万元。他还拿出自己4000元积蓄,发动村民集资2万多元。水站修复后,全村人畜饮水供水量大大增加,自来本入户率达到90%以上,有效灌溉面积由改造前的300亩提高到800亩。
2006年下半年,连续3个多月没有下过一场透雨,旱情十分严重。为扩大灌溉面积,村里决定铺设水管浇灌。11月20日,天还没亮,郭孝义就揣上1300元钱,带领3名村干部进城购买水管。晚上10点多,在运货近村时,由于道路颠簸,郭孝义不幸从三轮车上栽下,撞到了路迫的硬坎上,致使头部严重受伤,第二天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0岁。郭孝义去世后,东英村男女老少万分悲痛,胸戴白花,冒着雨雪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村葬”,500米长的送葬队伍,将泥泞不堪的山村小巷挤得水泄不通。
中共韩城市委、中共渭南市委,陕西省委先后追授郭孝义同志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称号,井作出向郭孝义同志学习的决定。
候选人窦铁成事迹
窦铁成(候选人编号461),男,53岁,中共党员,中铁一局集团电务公司供电安装分公司电力工、高级技师。参加工作30年来,窦铁成通过不懈努力,熟练掌握了电力工作相关知识技能,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高级技师,负责安装的38个变配电所全部被评为优质工程;解决技术难题52个,提出设计变更6次,解决送电运行故障310余次,为企业创造和节约费用近1400万元。
只有初中文化的窦铁成,从农村被招工后就开始了学技求知的跋涉。白天,他把每个施工环节的技术要点记在本子上,晚上抓紧时问看技术书,并参加了电力技术培训班学习,以全班最高分结业。1983年修建京秦铁路时,他第一次负责大型变配电所施工。为了弥补专业知识不足,他每天花很长时间,对着专业书籍逐条适项地分析解读图纸。最后,这项工程获得了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他也戒为变配电安装熟练工。此后,他先后自学了《电工学》、《钣金工艺》等专业书籍,并结合工作研究思考,编写了《电力实验手册规范》、《变配电所安装施工与试验》等,成为一线工人技术培训的专门教材和企业电力工程投标的必备资料。
2002年,中铁一局电务公司参加京珠高速公路项目施工,所用部分机电设备是从国外进口的。窭铁成带领工友们对照资料和说明书,加班加点,边学边干,按期完成了安装任务。在送电前空载试验时,一个变压器的自动开关不断跳闸。业主怀疑是施工出的问题。窭铁成拿着工具爬上爬下,反复测数据、翻图纸,终于发现问题出在进口设备上,闻讯赶来的外国专家也向窦铁成竖起大拇指。多年来,窦铁成还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年轻工人,培养徒弟300多名,其中35人成为技师,5人成为高级技师-窦铁成靠着坚强毅力和执着追求,实现了由实干型工人向技术型专家的跨越。
寞铁成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知识型职工标兵、铁道部火车头奖章、陕西省高技能人才、知识型职工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五)全国孝老爱亲模范:
候选人丁水彬事迹
丁水彬(候选人编码501),女,38岁,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红专南路社区居民。10年来,丁水彬台辛茹苦,悉心照料着高位截瘫的公公、体弱多病的婆婆和双目失明的丈夫,虽举债累累,仍无怨无晦,负重前行,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一个苦难的家庭。
从小父母双亡的丁水彬,由姨妈抚养长大,卖过蔬菜、豆腐脑,学过裁缝,摆过摊,苦难的生活培养了她善良诚实的品德。1999年,丁水彬与王健宏相识相恋。当时,王健宏年近七甸的父亲高位截瘫卧床已36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婆婆多年照顾丈夫积劳成疾,也动过两次大手术。周围好多人劝丁水彬要慎重考虑。可她说:“这些事我不是没想过,但人都要老,有病谁都难免,自己年轻出点力又算得了什么。”不久,丁水彬就和王健宏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婚后,丁水彬白天出摊做裁缝,晚上回家之后,就帮助婆婆一块照料公公。园公公大小便失禁,经常尿湿裤子,有时还会拉到褥子上,无天都要洗两三大盆。为了让公公少受罪,她缝制了很多内外裤和褥子,随时给老人换冼。每天早晨起床,给公公的伤口烤电、换药、擦洗身子,每两三小时再帮助上一次厕所、翻一次身。逼上好天气,丁水彬经常推公公到室外晒太阳、看街摄。
2002年,不幸再次降临到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年仅33岁的丈夫王健宏,因一次药物过敏导致双目失明。为了给丈夫治病,她跑遍西安所有大中医院求医问药,后来又带着丈夫到北京各大医院看,长途奔波劳累使她的身体疲惫不堪。在陪护丈夫期间,一次婆婆突然发病,她连夜把婆婆送到医院,守在病床旁两天两夜没合眼。等婆婆病情稳定后,她又连忙赶徊家给公公清洗、翻身、做饭。几天下来,因过度劳累,她几次晕倒在地。面对家里两个重残、一个重病的亲人,她开始了照顾三个病人的生活,为了尽可能节省开支,她自备了周林频谱仪、哈慈针、拔罐器、六台一治疗机、氧气袋等,学会了打针、换药、理疗,按摩,成了半个家庭医生。家人遇到一些小伤小病,不用请大夫,她自己就能处理。多年来,公公,婆婆和丈夫看病吃药耗费十几万元,家中负债累累,丁水彬忍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尽苷如此,她从未想过离开这个家,毅然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用无私的爱为这个不幸的家庭撑起一片晴空。
丁水彬荣获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被评为陕西省十佳儿媳、陕西省十大孝子。
候选人薛秀秀事迹
薛秀秀(候选人编码564),女,16岁,共青团员,陕西省周至县骆峪初级中学学生。面对一个又一个家庭变故,年幼的薛秀秀选择了坚强面对,用稚嫩的双肩挑超生活的重担,用多年如一日的行动,展现了新一代青少年秉承美德、孝老爱亲的优秀品质。
薛秀秀3岁时,父亲因病去世。i0岁时,母亲不堪重负离家出走·爷爷体弱多病,奶奶因过度劳累患上了脑血栓瘫痪在床。为了支撑这个破碎的家,薛秀秀主动承担起了做饭洗衣、砍柴喂猪等家务活,默默承受着与年龄不符的压力。2005年,年近七旬的爷爷眼患白内障,全家境况雪上加霜,从此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这个年仅12岁女孩的身上。但是,她没有向命运低头。每天东方欲晓时,薛秀秀家的灯就亮了,她巳经早早起床、梳洗完毕,开始为全家人做早饭,然后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饭后,她带着弟弟到高家1 5公里的学校去上学,下午放学后,她又急急忙忙赶回家,抓紧时间做作业,照顾卧病在床的奶奶,为全家人做晚饭。平日里,她不光为全家人洗衣服,还为奶奶梳头、擦洗身体,常常累得精疲力尽,有时坐在水龙头旁边洗着洗着衣服就睡着了。几年来,她就这样不怕苦、不怕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家人。奶奶去世后,薛秀秀在乡亲们帮助下安葬了奶奶。家里没有一点经济收入,她不断帮爷爷出主意、想办法。2007年春无,村上把她们家确定为低保户,她和爷爷用领到的第一笔低保款买回了20只小鸡和一头小猪。从此,薛秀秀比以前更加忙碌了,每天放学后赶紧出去打草,第二天又早早起来喂猪、喂鸡。2007年3月,秀秀爷爷做了白内障手术。
多年来,面对生活的磨难和繁重的家务,薛秀秀从来没有抱怨,她说:“我虽然没有爸爸、妈妈的温暖,但有一颗激情燃烧的心。我和弟弟一定会好好读书,把经历的磨难变为人生的财富。”
三、工作要求
1、评选、推荐全国道德模范,是当前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展示我省道德模范风采的亟好机会。请广大师生认真学习道德模范候选人先进事迹,并做好投票工作。
2、要认真阅读投票要求,无论哪种投票,要准确填写个人有效身份证号码,确保所投票的有效性。
校工会
2009年7月9日